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2015年9月25日 星期五
2015年9月24日 星期四
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
網路文章分享:如何妥善處理班級偶發事件從學生受傷事件談起
如何妥善處理班級偶發事件從學生受傷事件談起
文化國小 牧雲(筆名)
引自:http://www.nhps.tp.edu.tw/ac3/classedu/08/data/05.htm
下課鐘聲響起,在尋常歡樂的下課十分鐘裡,忽然傳出「碰!」一聲,教室前門關上了,巨大的聲響就如同一陣強風把門倏地關上,使人心頭一驚引起大家的目光,沒想到悲劇已經發生了….同學們大喊:「老師!老師!英英流血了!」當時我正在準備下一節上課的教材,匆忙從教室後趕到查看,只見英英緊緊握住雙手蹲坐在地上,臉上的表情非常痛苦,雙頰掛著因巨痛擠出來的淚水;門板、地上留有幾滴鮮血的痕跡,一片指甲還不偏不倚的黏在門縫中間,原來是英英的右手小指末端被門夾到了。老師深知此事的嚴重性,先不追究事情的經過,趕緊請圍觀的小朋友讓開,分別去通知各處室、健康中心及學年主任,並請幾位同學一起攙扶英英前往健康中心。
從三樓教室到一樓,一路上的安慰與鼓勵雖不能使其疼痛減輕,或許能給予些許精神安定的力量。到了健康中心,訓導主任以及行政人員老師們皆投身協助處理,護理師已準備好為英英做初步消毒、包紮,主任協助我緊急聯絡家長送醫事宜,亦調派代課老師到班上安撫小朋友。
送英英就醫後,聽學生描述得知,事情發生的經過是英英與另一位同學追逐,前方的同學猛將門關上,英英伸出手欲擋住即將關上的門,無奈厚重的鐵門被關上的力道太大,手指就不幸夾傷了。
老師一方面心疼孩子遭受此一意外傷害,一方面做了深深的檢討,檢討為何平日一再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對學生強調安全的重要性,卻仍有此憾事發生?如何提高學生在學校的安全性,以下就幾點思考。
一. 建立學生該為自身安全負責任的態度。
意外之所以發生絕大部分是雙方的錯造成的。就以此例來說,當前方同學做出甩門的危險動作的錯誤發生時,若不是加上第二個錯誤-英英恰巧在此時伸出手,或許意外也不至於發生;兩個在走廊碰撞的孩子絕大部分是一個奔跑不看路、一個反應不及來不及閃躲,錯上加錯而發生意外。因此,建立起孩子為自己的安全負責的態度,不僅要獨善其身不做危險的舉動、不危害他人,也要時時有警覺心提防天外飛來的橫禍,避免當無辜的「受害者」,畢竟,意外一旦發生事後追究責任,即使獲得賠償也挽回不了已造成的傷害。
二. 加強學生「危險潛藏在身邊」的憂患觀念。
「意外,往往發生在意料之外」,誰也料想不到這一關門夾傷同學了,這一跑跳撞得頭破血流,這一揮手剛好把手中的紙張劃傷同學的眼睛…..等等,諸多平常無奇的舉動為何會發生意外?往往就是一個不小心、一個不注意便釀成大禍。因此,提醒學生凡事謹慎注意,多看一眼、稍停一下,多一分小心就能給自己與他人多一分安全的保障。
三. 教導學生正確使用生活中的各種器具設備。
所有的工具、器物、設備,皆是製造來方便我們的生活,但使用方式不當便會帶來危險。校園中常見的危險物品小至刀片、剪刀,大至掃除工具、遊樂設施,皆要教導學生正確的使用方式,並提醒其潛在的危險性。
四. 嚴格禁止學生做出危險動作。
為確保學生安全,師長時時對孩子耳提面命,告誡其走廊不奔跑、不攀爬欄杆、不在樓梯嬉戲、不玩互相推撞的遊戲…..等等,皆是孩子們倒背如流的安全規範,為避免孩子一時玩心太重而忽略,可請同儕之間互相提醒、檢舉,老師則要加以嚴格制止並分析後果的嚴重性,總之,「預防勝於治療」杜絕任何可能的意外發生。
五. 減少環境中的危險源。
校園硬體設備方面的安全防護,如:牆壁稜角貼上安全軟墊,門後加裝固定器,堅固的樓梯扶手,合格高度的欄杆圍牆,定期檢修的遊樂設施….等等,增加安全保障,以減少環境中的危險源。
然而,假使諸多的預防仍阻止不了意外的發生,便需要在場老師做第一時間的處理,以下是學生受傷偶發事件的處理:
一. 查看傷患的狀況緊急處理
判斷傷者是否應就地靜止等待救援,或是能帶往健康中心處理。如學生骨折則不可隨意移動,請人通知健康中心,讓圍觀的人退開保持空氣流通,等待醫護人員前來救援。若學生外傷流血則緊急加壓止血,前往健康中心做進一步的處理。
二. 通報行政各單位緊急支援
處理意外事件決不只是班級內的事,老師要在第一時間通報各行政單位尋求支援,健康中心協助初步處理傷口;訓導處協助聯絡、就醫;教務處緊急調派代課老師協助班級事務;輔導室對學生施以安撫與輔導。
三. 聯絡家長
傷者的狀況由護理師在電話中向家長敘述,並詢問欲送往哪家醫院?會合的方式?校方及老師此時提供家長最大的協助,能使家長體會學校對其孩子關懷的溫暖。
四. 送醫治療
把握時間,依家長意願送孩子至指定的醫院就醫。之後更加以探望慰問。
五. 學生輔導
就此夾手事件來說,目睹的同學看到流血畫面,當場便有人驚嚇哭泣,可以想見不只受傷的孩子需要生理上的醫療,同班的孩子也需要有輔導的介入,安撫受創的心靈。此外,造成別人受傷的同學,此時一定是又自責又害怕,要避免再施加過大的壓力予以苛責,使其成為全班同仇敵愾的對象。
六. 協調和解
受害一方,悲傷之餘向對方索賠是人之常情,因此,事後和解的部分便有勞家長會加以出面協調,期待能以同為家長的立場上使雙方取得共識,順利解決。
七. 保險理賠
學校每位學生皆投保「學生平安保險」,醫療過程的任何單據要提醒家長加以妥善保管,以方便辦理保險理賠事宜。
八. 同儕相處
當學生康復出院回到班級,要予以心理建設與輔導,避免因受傷而產生自卑的心理,或挾怨報復肇事的同學。另一方面,事件的發生對肇事者無疑是一次嚴重的教訓,遭受到或多或少的責難,其心理轉變也要加以關注,避免因自責而抬不起頭,形成退縮的人格。
班級的偶發事件,能從一開始的晴天霹靂,歷經一連串的處理、輔導、溝通到圓滿解決,有賴於學校行政的大力支援、家長會居中協調,才能使一切歸於平靜,在此由衷的感謝!這次事件無疑是給本班師生一次活生生的教訓,也給了大家一次刻骨銘心的警惕,往後將更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希望不要有類似的憾事再發生。
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2015年9月17日 星期四
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
2015年9月14日 星期一
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
2015年9月11日 星期五
2015年9月10日 星期四
空氣污染防治宣導
「咦!奇怪!天氣這麼晴朗,山下怎麼灰濛濛的一片呢?」小明全家正利用假日到戶外爬山,呼吸新鮮空氣,沒想到從山上往下看,卻看到空氣中瀰漫著許多汙染物。 小朋友!你知道我們分分秒秒都不能沒有空氣,如今,空氣被汙染,這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影響呢?以及為了我們的健康著想,我們又該如何來保持空氣的清新呢?請跟我們一起來探討 |
反霸凌宣導
(1)告訴導師、家長;
(2)投訴學校信箱;
(3)於校園生活問卷中提出;
(4)向縣市防制校園霸凌專線反映;
(5)向教育部防制校園霸凌專線反映(0800-200-885);
(6)在教育部防制校園霸凌專區留言版留言;
(7)其他管道(好同學、好朋友)反映。
防制校園霸凌主要在營造安全、溫馨、適性的友善校園環境,並建構健康、和諧的校園風氣,教育部呼籲各級學校應持續透過資訊倫理教育、法治教育、人權教育、品德教育及相關配套措施落實推動,輔導學生尊重自己與他人,提供一個優質的教育環境,讓孩子可以快樂學習成長。
2015年9月9日 星期三
重要訊息:有關本校104學年度起,採兩次定期評量說明
1.各領域學科教材的單元量通常為雙數,兩次評量易貫通教材之完整性。
2.考量教材單元之難易度,兩次定期評量,老師能準確因應單元的難易調整教學時間,更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咀嚼、消化與吸收。
3.教育趨勢已走向多元評量,本校期望孩子發展探索能力,經由發表展能、報告、分享、蒐集並運用資料,問題解決的計畫型學習方式,培養孩子帶著走的能力,收穫會更可觀。
4.未來孩子面對國高中升學的挑戰是要從小培養知識融會貫通的學習能力,而非只是短期記憶的訓練。拉長考試範圍與時間,可以開始訓練孩子跳脫臨時抱佛腳的習慣、以培養未來競爭力。
順頌時祺 松林國小 教務處 敬上